主帅被罢免回乡,刘瑾畏于舆论不敢拿他们怎么样,王岳范亭这些小兵却哪里跑的了,立时被诛杀。朝中大臣倒也有不怕刘瑾的权势手段的,勇于上表为刘建,谢迁鸣不平,这其中有左督御史(都察院最高长官)张敷华,户部尚书韩文,吏部尚书许进等等。刘瑾毫不手软,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官场上一片血雨腥风。最令刘瑾气愤的是,这些一品二品的大官倒也罢了,一些不入流的小官居然也和自己过不去,也怪不得刘某人心狠手毒了。一次,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主事,明代各部司中最低一级的官僚)居然直接给武宗上奏章痛骂刘瑾奸宦误国,文辞华丽,理直气壮,朝臣中一片轰然叫好。刘瑾气得跳脚,当即下令把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流放到贵州。理论上此人应当在路途中或因急病,或因交通事故,匪徒抢劫等等原因意外死去,可是这个兵部主事也实在不是一般角色,他的名字叫王守仁。如果对这个名字还不熟的话,他的大号王阳明应该是如雷贯耳。他后来创立的阳明学派可谓流芳百世,后世日俄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一直挂着个腰牌,上书“一生低首王阳明”;蒋介石退守台湾,也将别墅所在的小山改名阳明山,想必也是对这位大学者钦服的紧。

  王守仁走到杭州,就意识到小命只怕不保,假装夜间投江自尽,帽子和鞋袜都飘在江面,做戏当然要全套,他甚至还留下了“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这等悲怆的绝命诗,此后躲在家里一闷十数年不露头。南京的官员感怀这位不下屈原的忠臣,纷纷在江边含泪祭奠。

  刘瑾和内阁大学士焦芳等人内外勾连,一手遮天。他通常在武宗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把朝臣的折子拿给皇帝看,武宗哪有此等闲心,当然是委托他全权处理,这招天启朝的另一个大太监九千岁魏忠贤也学了个十足十。朝臣都怕极了这个掌握生杀大权的人物,纷纷阿谀献媚,李东阳也是丝毫不逊别人,刘瑾做寿,他的礼物每每比别人重上数倍,说刘瑾坏话的奏章,但凡过他手的时候就被他截留,并亲自送到刘府,当然他在内阁也是稳若泰山。

  日中而移,月盈则亏,时间长了树敌满天下的刘瑾也感到不妥,何况八虎中张永在武宗面前和他争风吃醋,似乎有不甘他下的意思。一次他找心腹张采议事,留着泪哀叹道,“张永这些人混账之极,他们开始怕朝臣对我们宦官不利,把我推出来当挡箭牌,如今全天下的仇恨都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只怕不能善终,张永,谷大用这些人美滋滋的享清福,我什么时候能脱身就好了。”张采建议,“当今天子没有子嗣,不如您早日留心,立一个年纪幼小的宗室之子当皇储,要是以后年长有心计的人当了皇帝,只怕您难得善终啊。”刘瑾默然不语。老狐狸焦芳也敏感地嗅到了火药味,不顾刘瑾的再三挽留,毅然辞官回到乡里。

  刘瑾尚未准备好议立太子,一场大祸却扑面而来,安化王朱寘鐇在西北起兵造反。古往今来但凡造反总需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先,师出有名的最好借口自然是“清君侧”,就是说我不是冲着皇帝本人来的,我只是帮皇帝除掉身边的奸臣而已,这个招牌从汉景帝的八王之乱,一直到本朝永乐皇帝的靖难之役被擦的越来越亮。平心而论,景帝的晁错,建文帝的黄子诚,齐泰都是铁干忠臣,清君侧喊的再响也未免底气不足,朱寘鐇诛除天下共贼刘瑾的号召则明显是击中了要害。刘瑾几乎气得抓狂,安化王志大才疏,又偏居西北一隅,要兵没兵,要粮没粮,想造反根本是在搞笑。他发神经搞笑倒也罢了,自己又没惹他,却活活被他害惨了。他只能但尽人事,死命按住安化王那篇义正严词的檄文,不让武宗见到。

  刘瑾的料想果然不错,他到底在此栽了跟头,因为他碰到了这辈子的第一大对头杨一清。杨一清,字应宁,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卿,都察院右都御史,吏部尚书,极有才干。正德三年,他在担任总制三边都御史巡查西北边防的时候,提出加强守备,军垦粮田数百里,从而为国家节约开支,不必从内地转运粮草。而刘瑾等人从每年接受负责转运粮草的官员得的孝敬极多,杨一清这么做固然有利国家,却无疑断了他的财路。刘瑾诬告他修筑边塞城墙造成浪费,下他到狱中,准备处死,老滑头李东阳却出面调停,保下了杨一清的老命。刘瑾碍于面子,一时心软,得罪人到底没有得罪到底,终于铸成大错。杨一清出狱,恨刘瑾恨得咬牙切齿,也深知以刘瑾的狠毒,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于公于私,都非得除掉他不可。

  刘瑾的另一个失误是终于按捺不住,和八虎中的张永起了内讧,在武宗面前进谗言,贬他到南京。张永还没走,他就在内廷贴布告,不准张永再进皇宫。张永在武宗面前恸哭分辩,才得以幸免,自此和刘瑾誓不两立。

  这次安化王叛乱,武宗指派杨一清总督西北军务,宦官张永为监军一同前往。这两个人走在一起,刘瑾想活命只怕也难。朱寘鐇的造反毕竟是胡闹,不足一月就被平定,在回京师的路上,杨一清叹了一口气,对张永道,这些藩王杂碎的叛乱原本是小事,朝中的奸臣才真正是国之大患,一定要设法除去才好。张永心有灵犀,连连称是。二人忌惮刘瑾耳目众多,相约把奸臣的名字写在手心,一齐伸掌,果然是瑾字,相对拊掌大笑。笑完张永却皱起了眉头道,此人心计深沉,势大难当,又和皇上亲近无隙,只怕难除。杨一清微笑道,倒也不难,你这次平定叛乱,立功非小,会受皇上重赏那是不必多说。关键是要找机会单独向皇上汇报军情,当面把安化王的檄文给他看,指证刘瑾之恶实在是罄竹难书,最关键要点明刘瑾居心不良,意图造反。(这个安化王把刘瑾的罪状列成二五八条,好像他越烂自己就反的越有理似的。说他陷害忠良,贪污受贿,扰乱朝纲倒也罢了,居然拔高到意图谋反,言下之意似乎是我不反,刘某人也要反,好歹我也是正宗王爷啊。他倒也不想想刘瑾一个阉人,哪有造反当皇帝的心?)张永仍然忧心忡忡地说,皇上未必会信啊。杨一清鼓励道,平定战乱这么重要的事情,皇上交给你来做,说明是青眼有加啊,当今世上,能除掉刘瑾这个奸贼的只有您一个人。皇上如果不信,你就要以死相谏,刘瑾铁定小命难保。刘瑾既死,您立了军功,又铲除奸臣,无论皇上,百官还是全天下的百姓都会对您感激不尽,前途不可限量啊。千古以来,只怕也只有东汉灵帝的吕强,后唐的张承业两位公公才能和您媲美,您的大名要流传后世的。张永听了他的厉害分析,又被爽爽地拍了马屁,也是精神倍长,终于下定决心。

  张永回京后,比刘瑾安排好觐见皇帝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时辰面圣,递上弹劾刘瑾的奏章和安化王的檄文,说朱寘鐇好端端一个王爷,纯粹是因为刘瑾为非作歹,危害天下,忍无可忍才被他激反的,所以一定要杀刘瑾以谢天下。武宗看完后微微迟疑,说刘瑾怎么可能造反?张永磕头几乎磕出血来,泣道刘瑾即使先前不想反,如今他见到这篇檄文,已是骑虎难下,总之狗急跳墙,非反不可。武宗说,明天我找刘瑾来对质好了,你先退下。张永大哭着不走,说我一退就再也见不到您了,刘瑾非要杀我不可。武宗终于被说动,连夜派人捉拿刘瑾。

  刘瑾睡得迷迷糊糊就被人锁拿。此时武宗还追念往昔的情义,不想要刘瑾的命,只是流放他到凤阳,刘瑾还苦笑着自我安慰,这其实也算善终啊,好歹我是个富太监,这辈子的钱也花不完。张永,李东阳,杨一清都知道一定不能放过他,联手组织御史拼命弹劾,墙到众人推,武宗终于下令查抄刘瑾的家产。抄家的结果除了几十万金元宝,无数玉器玛瑙之外,居然搜到了成百的盔甲,刀剑,武宗得知大怒,确信刘瑾谋反无疑,再不顾念旧情,下令将刘瑾活剐。

  刘瑾在自己家里不知藏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手里又没有兵权,再说那几百件武器在装备精良的御林军面前哪堪一击,何况即使能武装的也只怕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