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地点: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岐山是古代周朝的发源地。

  铸造时间: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前1003年,距今三千年

  形制内容: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分2段,共291字。铭文的内容是有关一个名叫盂的贵族为颂扬周康王的赏赐、训告和伟绩,铸鼎以铭记。

晚清“海内三宝”是哪三宝?毛公鼎什么时候能回归?

  前世今生:出土后岐山知县周庚盛把鼎搞到手后转卖到北京的古董商人。宋金鉴的后代以700两白银卖给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后袁将大鼎送给了左宗棠,左又送给了恩人潘祖荫。

  潘祖荫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与翁同龢并称,他还收藏着大克鼎。他弄清了鼎的铭文,并为之定名为“大盂鼎”。潘祖荫逝世后,鼎由他的弟弟潘祖年收藏。

  潘祖年携大盂鼎回到苏州老家,一直对大盂鼎垂涎三尺的两江总督端方不断派人纠缠,直到辛亥革命爆发,端方被派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而丧命。潘祖年后,潘家成年男子也都相继去世,潘家的珍贵收藏由孙媳妇潘达于掌管看护。

  抗日战争开始后,为了不让宝鼎落入日军之手,潘家将大鼎和其他古玩埋于大宅后院的中央大厅中,之后举家迁往上海。日军占领苏州后在潘家多次搜查,但一直未能找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达于上书华东文化部希望由国家收藏大盂鼎。1951年7月26日,上海文管会从苏州南石子街的潘宅挖出大盂鼎和大克鼎。

  可惜的是大盂鼎同时出土的还有小盂鼎。小盂鼎已经丢了,现在仅仅留存铭文拓本

毛公鼎:现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出土地点: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出土

  铸造时间:周宣王年間所造,公元前828年-前782年

  形制内容: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9公分,重34.7公斤,大口圆腹,口沿有一道重环纹饰,上有两只大耳,腹下三只兽蹄形足。

晚清“海内三宝”是哪三宝?毛公鼎什么时候能回归?

  毛公鼎上刻有500字銘文,為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一個,鼎上銘文是一篇冊命書,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想要振興朝政,遂命毛公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又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兵器。

  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鼎紀事。一个鼎抵得一篇《尚书》、晚清“四大国宝”、“青铜三宝”之誉

  前世今生: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面偶尔挖掘出此鼎,最后运到县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密藏于西安。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以1,000两购得。

  陈介祺病故后,他的孙子陈孝笙以万两白银将鼎转售给两江总督端方,后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端方之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此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胜银行。

  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此鼎则藏在上海寓所未能带走。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购得此鼎,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

  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美国人和日本人两次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把它托付给你,不得变卖,不得典质,更不能让它出国。有朝一日,可以献给国家。

  叶公超被日本军方逼问时坚持不供出《毛公鼎》的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

  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辗转将鼎运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而将鼎典押给银行,但巨商陈咏仁出资赎出,使毛公鼎不至于流浪他乡。1946年陈咏仁将此鼎捐献给国民政府,次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于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

  1948年,蒋介石命令将大量故宫珍贵文物随中华民国政府运送到台湾,此鼎也是其中之一,现在收藏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它与馆内珍藏的翡翠翠玉白菜(出土慈禧墓)、东坡肉形石(清宫内藏,为玛瑙石) 合称为“故宫三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