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今天,省是中央领导下的行政区划;在日本,很多部门都叫做省,如后生劳动省、内务省、文部省等。
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皇宫内就称为“省中”;魏晋之后,皇宫附近的中央政府机构成为省。此后,中央机构就出现了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名称。隋唐两朝采取的是三省六部制。
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时,就学会了这种制度,并把其带回日本。这种制度继续发展,省被称为负责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
而这种制度在中国开始向另一方向发展。金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作为中央机构的中书省,在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叫做行尚书省。起初这种分支机构只是临时的,后来由于地方的军事行动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地方的行省就成了长期存在的机构。
元朝时行省制度确立,中央称中书省,地方设10个行书省,地方设省的制度就确立了下来。到了清代,全国设15个省,“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名称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