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经过

战前准备

舆论准备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三月,刘邦已定殷国复至修武(今河南修武县),适陈平自楚来降,刘邦获得楚之重要情报,又南渡平阴津(今河南孟县东)至洛阳新城,以备东袭彭城。

刘邦接受洛阳一三老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的建议,以项羽杀义帝楚怀王为口实,分派使者向诸侯传檄宣称,天下共立帝,而项羽竟杀害他,真是大逆不道。愿尽发关中之兵,与诸侯共击项羽,为义帝报仇。

檄文传到各国,立即得到不满项羽的诸侯的响应。魏王豹复书请从,刘邦叫他发兵相助。刘邦使者至赵,赵相陈余,却要刘邦杀张耳,方肯听命。刘邦不忍杀张耳,从兵中寻一与张耳面貌相似的人杀了,割下首级特示陈余,余信以为真,才发兵从汉。另一些诸侯则抱观望态度,不愿为项羽出力。因此,项羽处于十分孤立地位。 

作战部署

刘邦增调在关中的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部(曹参、灌婴等部,已自河内随渡至洛阳)至洛阳集中。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乘项羽胶着于城阳之际,率五诸侯军约计五十六万人,向楚都彭城进攻,其进攻彭城战略部署如下:

萧何镇守栎阳,并筹集军资,自渭水、黄河顺流而下,以补给前方;

韩信负责继续围攻废丘之鄣邯;

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及赵军等部为进攻彭城之北路的纵队,由朝歌经定陶、胡陵,出肖县、彭城;

薛欧、王吸、王陵、为南路纵队由宛经叶县、阳夏,出彭城;

刘邦亲率夏侯婴、卢绾、靳歙、司马欣、董翳和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诸侯军为中路纵队,由洛阳经雍丘、睢阳出彭城,张良为军师,陈平为参乘。

大军进抵外黄,彭越率军三万来会,刘邦命他继续袭扰梁地,掩护汉军侧背。 

大战彭城

汉军进攻

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东进。刘邦分三路行军,中路军由刘邦亲自统帅,部将为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卢绾,夏侯婴以及五诸侯军,是从洛阳直接向东,直取彭城。北路军由曹参、灌婴率领汇合陈余军从粱鲁,与中路军会攻彭城。南路军由薛欧、王吸(或有王陵军)自关中出武关走南阳,攻阳夏,向东进攻彭城。 

楚军反击

项羽把大部队留在齐国迷惑刘邦,自己运用骑兵的机动性,绕道彭城西南的萧县。等待刘邦诸军全部进入彭城,混乱不堪,而且大将忙着部署北边建立防御,刘邦等主帅松懈的最佳时机。开始西出萧,向东进攻彭城。项羽选择的是早晨发动偷袭。

选择早晨看见项羽对时机把握的老辣,早晨敌人尚在睡梦中,正处于最疲惫的时候,突然遭遇大规模偷袭,其慌乱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敌方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战术最大消灭敌人。很多偷袭喜欢放在夜里,这样有利掩藏行踪。但是项羽此次不光要造成敌方混乱,更要全歼敌军。 

汉军溃败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枢,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

而刘邦联军犹如从云雾端落入无底的深渊,昨天还意兴盎然,大胜在握;今天就兵从天降,不知其然!不明白实情的联军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此时正中项羽之计。由于兵力上的极大悬殊,如果硬拼无论如何都是要被消耗怠尽。

这里项羽用骑兵驱赶引诱把联军引向南方的谷、泗水,再此项羽展开攻击,杀联军十余万人。联军为了活命拼命南逃,逃到更南的灵壁东睢水上,这样联军自相残杀,被挤落水10多万。彭城之战终成了一面倒的局势,剩下就是追击残兵败将,扩大战果,收拾残局的事了。可惜由于项羽的兵力单薄,追击战并未产生多大效果,刘邦诸将收拾残兵汇聚荥阳,顶住了楚兵的追击。 

战争结果

此役汉军元气大伤,几乎全军覆没,依附于刘邦的诸侯纷纷背汉投楚。刘邦只好收集残部,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楚汉之间的争斗从此变得更为剧烈残酷。 

战争影响

睢水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他的父亲及妻子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则充分表现出他特有的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此战可以说是完胜的结局,项羽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