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杨仪的不和已经算是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话题了,多数人对二人是各打五十大板,但是经过细致的史料对比,咱家不偏袒得说,魏延当然要对二人交恶负责,但是责任要占得比例远比杨仪要小得多。虽然以前就说过这个问题,但这里重新拉出来聒噪一遍。

三国真正想除掉魏延的人并非诸葛亮 而是此人

据《三国志》介绍:魏延,南阳郡义阳人,以刘备帐下私兵的身份进蜀,有过多次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时,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其后又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用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 魏延守汉中,用士兵守住各处关隘,使得敌人无门而入。

后期到了姜维守汉中的时候,姜维认为这样虽然防守严实,可是不利于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认为应该先诱敌深入然后围歼,可惜这样的英明决策 ,结果是导致被“诱进来”的魏国大将 钟会,最后直接把蜀给灭了,可见孔明器重万分的姜维,有时也会犯马谡同样的战略错误。

三国真正想除掉魏延的人并非诸葛亮 而是此人

孙权的评价:“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魏延这种刚粗、矜高性格里面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挑事儿基因在里面,更多得是你不用搭理我,但我也不搭理你,所以魏延这种人绝不会有让所有人都喜欢,但总之也不会太招人讨厌,最多别人私下说他两句闲话也就完了。但是杨仪这种偏激狭隘,不能和俗的性格可是相当具备攻击性的,杨仪“不假借”魏延才是让魏延愤怒不已的原因,所以说到底二人不和本身起自杨仪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三国真正想除掉魏延的人并非诸葛亮 而是此人

后主刘禅没有主意,便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琬和董允都是诸葛亮的心腹,认定魏延的谋逆可能性大,于是传命讨伐魏延。杨仪率军取道栈道赶回成都,途中被魏延抢先在南谷口阻挡;杨仪派王平在前迎敌,王平见到魏延便高声大骂:“ 丞相刚亡,尸骨未寒,你这种人竟敢做出如此行为 ”。魏延的军队听了军心动摇,既然皇帝和丞相诸葛亮都倾向杨仪,那么魏延必然就是叛逆的,于是部分军队开始都散开,也有人投向杨仪这边。魏延措手不及,无奈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亡,想奔往自己的封地汉中; 杨仪派遣马岱追赶并且斩杀了魏延,把魏延首级交给杨仪,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头颅,嘲笑说“ 庸奴,复能作恶不?!”然后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