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历史小编整理了黑龙江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先秦时期,肃慎、东胡、秽貊、汉人的部分先民,就已定居在黑龙江地区。并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周朝时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燕置真番障塞。
前4世纪至前3世纪,境内有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南部。
秦朝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高句丽、汉人、鲜卑人、勿吉人和靺鞨人等。
隋唐时期,黑龙江地区在河北道的统辖之下,先后设立了渤海、黑水、室韦3个都督府。
武周时期,粟末靺鞨部酋长大祚荣,逐渐征服周边靺鞨各部,于698年创立震国,并于713年改称渤海国。其管辖范围最盛时南至今朝鲜的龙兴江,东至日本海,西抵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北达今黑龙江。渤海国于926年被契丹族所灭。
辽代,黑龙江地区西部和东部分属上京道和东京道管辖。金代,今黑龙江省行政区域的绝大部分属金上京路统辖,金立国之都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
元朝时期,东北地区属于辽阳行中书省管辖,其辖境大体包括今东北三省与河北省的东北部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今黑龙江省地区分属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
明朝时期,东北地区实行了具有军事戍守特点的都司、卫、所制。今黑龙江地区初为辽东都司管辖。1409年以后由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
黑龙江省行政区域的产生源于清朝时期。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了对“龙兴之地”——东北地区的统治,设盛京总管统辖。
为抵御沙俄势力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1652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驻守宁古塔地方,翌年升为昂邦章京。于是,宁古塔、盛京两昂邦章京并存,东北地区被划分为两大军事驻防区域,也就是两个行政区域。
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今黑龙江地区位于宁古塔将军辖区之内。将军既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又是地方最高民政长官。
1683年,清廷决定,划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镇守吉林等处将军)辖区之西北地区,增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将军辖区。形成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共同守卫东北。这是黑龙江成一个军事、行政区域并以“黑龙江”命名的开端。
黑龙江将军辖区初期,广袤数千里。东至毕占河、南至松花江,与吉林将军辖区接壤;北至外兴安岭与俄罗斯为界;西至喀尔喀接车臣汗部界。
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不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省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使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区域大为缩小。
1907年4月,清廷裁撤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黑龙江行省的行政区域承袭黑龙江将军管辖范围,东南和南部与吉林行省毗连,西南与奉天行省为邻,西部与蒙古接壤,北部和东北部以黑龙江与俄国为界。
民国建立后,黑龙江省名称和行政区划沿袭旧制不变。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实行省、县(市)二级体制。1934年,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省的数量增多,区域划小。
1949年后,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合江省与松江省合并成立新的松江省,省会哈尔滨。
1954年,松江省建制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由齐齐哈尔市迁往哈尔滨市。
截至2020年,全省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54个市辖区、4个地辖区;67个县(市)。
分别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