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期间,吕能仪一直都在后方医院中从事伤员护理工作,一开始是第十二后方医院,后来到第五后方医院,第12兵站医院(音)等,跑过江苏、上海、湖南、贵州、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吕能仪还记得,自己后来随着医院辗转到武汉、贵州等地时,已经学会了打针、换药等医护工作,每天都为伤员们进行护理。

94岁的吕能仪老人精神还不错

一篇爱国作文引领她走进抗战后方的医院,从淞沪会战开始,抗战八年期间她一直辗转在各个部队医院之间从事护士工作,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扬子晚报记者前天在南医大二附院的病房找到了正在此住院的吕能仪女士,虽然今年已经94岁高龄,可吕奶奶耳不聋眼不花,脸色红润、精神矍铄,老人在病床上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娓娓道来自己亲身经历的抗战故事。

考护士

一篇充满爱国热情的作文打动考官

她被部队医院破格录取

1920年,吕能仪出生在当时的淮阴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8岁时母亲去世,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她是最小的孩子。1937年,她17岁时小学毕业,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跟哥哥一起去河下(当地地名)报考部队医院的护士,当时医院正在大规模招募医护人员,后来才知道,当时是因为淞沪会战即将打响,军队要充实战时后方医院的医护力量。

94岁老人忆抗战经历:跟不上队伍就可能没命

当时医院招募人员是要考试的,吕能仪刚刚小学毕业,从来没有出过家门,也没有参加过医护培训,按理说没有什么优势。可是吕能仪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当时的考试内容出乎所有人意料,并不是考什么医护常识之类,也没有考什么地理战争知识,而是给她出了一篇作文题,名字叫做《怎么抵御外侮》,当时具体怎么写的已经记不完整了,但里面有一句话,94岁的吕能仪一张口就说了出来“我想大家都不要打牌了,集中在一起去对抗侵略者吧!”就是凭着这篇充满一个小姑娘朴素的爱国情怀的作文打动了考官,吕能仪在众多的应征者中被录取了,而跟她同时录取的大多是大学毕业生,男生居多,被录取的女孩只有六个。

吕能仪说,当时跟她一起去应征的哥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被录取,不过哥哥不气馁,跟着她的医院跑了很多地方,后来医院转移到汉口时,哥哥也进入医院从事外勤工作。

进医院

遇上淞沪会战爆发 护理抗日伤员她感觉很自豪

记者查阅史料了解到,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双方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战斗在上海的市区和郊区进行,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48个师和24个旅6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也彻底粉碎了日军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吕能仪跟记者回忆说,自己进入部队后方医院时,并不了解前线的局势,但当时她记得进医院不久后就陆续有一批一批的伤员送来,身上有枪伤,也有刀伤。当时她刚刚进医院,对护士工作并不熟悉,就跟着做一些病员护理工作。她还记得当时护理过一位姓霍的师长,腿上受了伤。因为这个医院是野战医院,大批伤员经过简单处理伤势后,迅速转移到大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一个17岁的姑娘,每天看到这么多伤口鲜血淋漓的重伤员,会害怕吗?老人微笑着说,“我不害怕,还觉得能在这里工作,为抗日的伤员同胞们服务,很自豪。”虽然每天连轴转,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可吕能仪一点也没觉得辛苦,仗着年轻身体好,一股劲地埋头做下去。

94岁老人忆抗战经历:跟不上队伍就可能没命

救伤员

前方伤员不断送来 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八年抗战期间,吕能仪一直都在后方医院中从事伤员护理工作,一开始是第十二后方医院,后来到第五后方医院,第12兵站医院(音)等,跑过江苏、上海、湖南、贵州、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吕能仪还记得,自己后来随着医院辗转到武汉、贵州等地时,已经学会了打针、换药等医护工作,每天都为伤员们进行护理。这些战场上下来的抗日英雄们,有的是伤了胳膊,有的是被子弹射中,有的甚至被截肢,伤员们大多是青壮年,最小的不到20岁。

在这些医院,吕能仪到现在还记得,在贵州时,手术室主任姓张,叫张局蓝(音),是从日本帝国大学学医归来的大学生,福建人,他每天为很多重伤员和受伤难民做手术,最大的手术就是截肢。

在湖南,吕能仪还曾经客串军区宣传团的演员,排练表演节目,她说,自己当时很年轻,表演得不错,就被派去演出,慰问出征军人的家属。

大转移

跟不上队伍就可能没命 曾经刚过河,身后大桥就被炸塌

因为战地情况变化,医院需要常常转移。“当时环境很残酷,跟不上医院转移,可能就会死掉。”

吕能仪说,自己当年年纪小,很机灵,每次都跟上了医院转移的步伐,有时候自己还在洗着澡,一声命令下来,澡没洗完,甚至衣服还来不及穿好,就要赶紧拎着简易的行李爬上车走了。

吕能仪记得自己在贵州一个叫独山的地方,当时正在跟着医院转移,自己坐在前面汽车上,车子刚刚开过一座大桥,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回头一看,身后的大桥已经被炮弹轰塌了,后面的一些车子和人就都过不来了。这些人最后只能陆陆续续自己找路追上来。

吕能仪迄今还清楚地记得好多同事的名字,这些同事有的是在医院转移的路途中,意外受了重伤最后去世了;还听说有人在路上失散后,因为没钱没粮,最后饿死了。吕能仪也曾跟原来医院失散过,幸运的是她随后就跟上了一辆部队的军车,最终在贵州找到了医院。

战火中结下的情谊分外珍贵,直到现在,吕能仪还跟当年一个姓薛的同事有着联系,这位同事解放后一直在天津当老师,直到退休。

94岁老人忆抗战经历:跟不上队伍就可能没命

度晚年

退休后住过南京养老院 如今常住淮安老家

1945年,在侵华日军投降前夕,吕能仪25岁的时候,与一位老乡结婚了,不过婚后他们一直没有子女。解放后,1951年,吕能仪被卫生局分配到当时刚刚成立的南京第四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南医大二附院做护士工作,一直工作到1980年退休。因为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就病逝了,退休后单身一人的吕能仪在南京养老院住了一段时间,年纪大了之后,想着叶落归根,也完成先生当年的心愿,就回到了淮安老家居住,这次也是因为生病需要住院,才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