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女儿。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史书中没有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并于次年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津津乐道她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一个弱女子肩负使命涉足蛮荒的惊恐? 将要面对妻妾成群、言语不通的君王夫君是何等的忐忑?一个在中原出生长大的,在贵族家庭生活的公主到了雪域高原衣食住行的种种不适?现在的西藏已经是充分分享现代文明的西藏。咱们去旅游都还会有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等的不适应,更何况一千多年前呢?更让人揪心,让人震惊的是近年从敦煌文献中发现关于文成公主的记载,颠覆了原有的历史记载,更让人觉得她的苦了。
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赞干布的饮食起居,实与那个高高在上、雍容高贵、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国母形象大相径庭。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她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40年,却守了31年的寡,大半的青春韶华付给皑皑的雪原,付给了猎猎的冷风。
即使在松赞干布去世前的9年中,她的婚姻也绝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赞干布共有6个有名分的女人,还有一些没有名分的女人,又能顾及文成公主多少?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年,期间只有3年产生交集,大部分的时间被冷落遗忘。松赞干布不惜为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奉其中;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虽然带着佛家至宝,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松赞干布却只为她修了一座规模远逊的小昭寺来安置,二人地位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后来金城公主入藏为吐蕃国主正妻,才将两座佛像互换,一直持续至今。
虽然文成公主当时的陪嫁异常丰厚,不仅有大量财物,还有大批工匠,给吐蕃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那么,在吐蕃人心中存在感激的成分就不多了。
有关文成公主和亲的事,史家可能为了讨主子欢心撑皇家面子而有意美化吧?然而真实的历史到底如何? 在男权社会,公主=美女,作为帝王为了保江山安宁而“和亲”的工具,本身就具有悲剧色彩,让皇室女儿(如果仅限于皇室女儿,似乎有利于草民)扭动腰肢熄灭藩王好战的心火,如此保皇权保江山?好在这样的历史已经久远,不会重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