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街亭败给魏国哪位大将 街亭之败真是马谡无能吗。街亭之败,是马谡没有按照王平的部署抵御曹军,最终导致蜀汉北伐失败。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马谡,街亭之战时,魏军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就算诸葛亮亲自来守,恐怕也不能保证街亭无虞。要想了解街亭之战的实况,还要从这场战役本身说起。

8.jpg

马谡街亭败给魏国哪位大将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但却在建兴六年,马谡随诸葛亮北伐之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

那么,马谡为什么会失掉街亭呢?

街亭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必争之地,谁抢到谁受益,没抢到的一方就只有自认倒霉。现在,诸葛亮的前锋马谡抢先到达了街亭。因为这个地方易守难攻,理论上就是:先到者先得,后到者不得。

但是,马谡失了。

失给了张郃,所以这一题的答案是:张郃

为什么?

布局错误和想战的心理。

张郃是5万,马谡是2万,如果发生战争,马谡是败势。如果利用天险防守,可以成为均势。

但是马谡最终选择了:战,而失掉了街亭。

不过还有一说,诸葛亮故意要坑害马谡,先用激将法使马谡立下军令状(正史无此说),然后让他用2万人拖住敌人的5万人。关于马谡的失败,有多种说法,这也是解释最离谱的一种。

街亭之败真是马谡无能吗

街亭之战发生的背景,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重要的一战,而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魏国方面,魏文帝曹丕因病壮年去世,这对于曹魏政权来说,不是什么好兆头,新帝曹叡刚继位,曹魏的政权处于过渡期,所以说这是诸葛亮北伐有利的政治背景。而在蜀国方面,诸葛亮平定南蛮后,蜀国已经国泰民安有两年左右,这段时间内,诸葛亮足食足兵,准备得应该说比较充足。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孟达之乱,孟达在曹丕去世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就跟诸葛亮多次通信,几乎已经被诸葛亮说服,有投降蜀国之意,但却被举报,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兵,在孟达还没意识到的时候,消灭了孟达。虽然孟达被消灭,但是这种事件对于魏国方面总是不好的。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诸葛亮发动北伐,从时机上说绝对是没有错的。在如何北伐这件事上,一开始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魏延的计谋,魏延建议自己带五千兵出子午谷,以取长安,然后魏军的援军赶到需要二十天左右,而在这一段时间内,诸葛亮领大军从斜谷道出来增援,时间也刚好够。但诸葛亮认为这一条计策太冒险,所以没有采纳,于是最后真正实施的是第二种方案,即诸葛亮的方案。诸葛亮的方案是这样的:兵分两路,一路让赵云邓芝率领,走箕谷,但是这一支是疑兵,并非诸葛亮的主力。诸葛亮的主力是另一路,由诸葛亮亲自率领,出祁山。

但是在诸葛亮亲率的主力军中有一个人事安排至今仍遭人质疑,或者说争议不断。这个人事安排就是北伐大军的先锋统帅,当时蜀军中有大将魏延、王平、吴懿等人,但是诸葛亮却没有任用这些老将来做先锋统帅,而是任用了一个新人,就是马谡。那么一般都认为这是诸葛亮一生看人看走眼的代表作,但是诸葛亮才能过人,真的连看人识人的能力都没有吗?根据史载来看,显然不是。那么马谡到底是个什么人?他的能力到底怎样?又如何能够得到诸葛亮的信任?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印象比较好。诸葛亮离开荆州时,马良在荆州辅佐关羽。但是根据记载和功劳来看,似乎马谡的能力还在马良之上。马良虽然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也没有什么闪光点。但是马谡则不然,马谡这个人很有能力,先后做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单看这三个地方,就知道马谡还是非常受重用的,其中成都那是蜀国的首都,作为成都的行政一把手,如果没两下子应该是不行的。

其次马谡好谈论行军打仗的谋略等军事,而且和诸葛亮相谈甚欢,通宵达旦。各位要知道诸葛亮在三国时期虽然长于治国理政,但是他也是很有军事才能的。能够跟诸葛亮对谈的人,恐怕也不多。所以说,马谡并非一无是处的草包。而且在诸葛亮去平定南蛮的时候,马谡曾在送行诸葛亮时献一计策,说南蛮据险、加上路途遥远,今日征讨投降,他日又反,如此反复不是上计,如想彻底平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智取,让其真心归附。诸葛亮认为马谡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上的七擒孟获事件,虽然此是虚构,但是史载中诸葛亮也确实是智取孟获,让其归附了。

从这两点来看,马谡还是有才能的。但是马谡的才能广受非议的源头主要是两点,其一是刘备的遗言,刘备的遗言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马谡说得多,实际实践的少,二是不可委任大事,你要多加考察。那么整体理解刘备的意思,就发现是我们误读了,尤其是后面两句,刘备的意思是你要想把马谡培养成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对他多加考察和磨练,在此之前不要委任大事。但是这并不是说马谡一点能力都没有,至少在刘备看来,马谡还是可造之材的。

所以关于马谡的个人情况,我们应该客观看待,那就是此人熟读兵书,对于当时的很多事情都很有见解,头脑也非常聪明,但是实践得太少,需要多加磨练,也能够成材。诸葛亮应该是基于这样一种前提,所以在北伐的时候,把蜀国北伐的先锋统帅让马谡来做。那么这个安排,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有问题的。而认为有问题的焦点是,放着魏延、王平、吴懿等久经沙场的老将不用,偏用一个生瓜蛋子马谡。当然,人们产生这种固化的认识,核心原因就是马谡丢失了街亭。于是,马谡被一脚踩到底。那么好了,马谡街亭之败到底是因为马谡个人原因呢,还是有其他原因,或者说换成魏延、王平等人,街亭就能守住吗?

根据史载来看,在诸葛亮发动北伐,出祁山,消息传到曹魏新帝曹叡的耳朵里时,其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说蜀国的优势是据险而守,万无一失,但却放弃自己的优势,跋山涉水,历尽艰难出来作战,诸葛亮必败。然后他亲自坐镇长安,安排部署,一路曹真率军抵御箕谷赵云,一路张郃统兵五万抵御诸葛亮的先锋蜀军。

根据史料显示,当时诸葛亮的主力大军一共6万,诸葛亮听说张郃前来,立即派遣马谡等率先锋部队急行军去占领街亭,当时诸葛亮的大部队在西城,从西城到街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照这样看来,这支部队的人数不会超过两万,甚至可能是一万人马,人马太多不利于急行军。

接着马谡之败的原因,都怪罪于他放弃水源,驻守山上。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点,第一马谡为何要驻守山上,其实这其中在暴露一个信息,那就是这支先锋部队的人马肯定不多,马谡担心在平地,很快就会被张颌的人马吞噬,故而想据险而守。第二另有一种说法,就是马谡之败,是因为王平等和马谡有矛盾,造成调度混乱。暂且抛开这些说法,单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换做魏延和王平做先锋统帅,照样赢不了,最核心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寡不敌众,蜀军先锋兵1到2万,张郃兵5万。

第二点:兵种问题,蜀军以步兵为主,曹魏以骑兵为主。所以让蜀国2万步兵对抗5万骑兵,不是找死吗?若想对付骑兵,必须建造拒马营寨、大砦等设置,但是魏军会给你时间吗?要知道张郃所率部队是提前两天就到达了前线,所以说蜀军是没有时间来进行周密部署的。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地理因素,街亭虽然是战略要地,但却并不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街亭北依南山,临清水河,地理位置属于相对而言开阔的平坦地。这样的地势更利于骑兵,而非步兵。

结语:马谡街亭之败,并非单纯的部署问题,而是多重因素造成的。至少兵力悬殊、兵种强弱、地理形势等都是主要因素。同时,曹魏方面的张郃,又是一员善于利用地形进行排兵布阵的久经沙场的杰出将帅。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算换做魏延、王平等,也是真的赢不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史书中,说诸葛亮斩马谡,但又爱其才,痛哭流泪。如果说马谡真是因无能丢了街亭,诸葛亮是不必因爱其才而流泪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人都说马谡之死,不过是让诸葛亮对于第一次北伐失败给刘禅等朝中大臣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以上就是世界之最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马谡街亭败给魏国哪位大将 街亭之败真是马谡无能吗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奇闻异事、搞笑新闻请多关注世界之最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