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真正使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却不是他著名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论,而是他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同时光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这样,就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于是,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就形成了。


W020160127526019350779.jpg


最诡异的物理实验


在爱因斯坦用光的波粒二象性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之后,另一位著名的著名的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既然光这种电磁波具有粒子性,那么常规意义下的粒子(电子、原子等)是不是应该也具有波动性。于是德布罗意就提出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德布罗意认为,不仅仅是光才具有波粒二象性,任何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预言电子也会存在某种波动性,他将这种波称为电子波,认为电子双缝衍射也能类似于光一样产生明暗相间条纹(双缝衍射实验是典型的验证波的实验)。


于是,人们开始做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发现德布罗意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此时一些认为电子是粒子的人认为这并不能说明电子的波动性,只是电子以一定的概率通过了其中的一个缝,因为电子通过不同方向的概率不同,很多粒子叠加后就形成了明暗相间条纹。


于是,人们减少电子的个数,让电子发射器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并观察电子的双缝干涉结果,发现电子每次只在屏幕上打出一个亮点,但是多次重复之后,电子就能形成明暗相间条纹。但此时坚持电子波动学说和电子粒子学说的人依然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并且都能解释这个实验结果,谁也不能说服谁。


于是人们又在双缝的旁边各安装一个电子观察装置,看一个电子是不是每次只能通过一个缝,如果是,则说明电子是粒子,如果一个电子能同时通过两个缝则说明电子是波。接下来就是最诡异的时刻,人们发现在观察的时候,电子确实只通过其中一个缝,并且不会形成明暗相间条纹。但如果我们不观测,则电子又会出现明暗相间条纹。


它就表现出粒子性


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与否直接决定了实验的结果。就好像电子知道有人在观察它,它就表现出粒子性。当它知道人们不观察它的时候,它就表现出波动性。


这就是物理学上最诡异的实验,结果貌似说明人的意识能影响到现实世界。最合理的解释是我们观察量子的时候已经改变了量子的状态。所以不是我们的意识改变了实验结果,而是我们的测量改变了实验结果。


所以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领军人物费曼曾说,没有人懂量子力学。在学经典力学的时候,我觉得物理学是一门严密而简洁的科学,一条定律能解释天体的运行规律,同时也能解释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而当我接触量子力学时,我觉得并不是那么回事,似乎科学家们的解释并不能让人轻易接受。你们觉得量子力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还是一门玄学呢?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