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初的一天,营口市有一个名叫肖素芹的9岁小女孩,正和父亲一起,给地主赶马车。当他们来到田庄台上游时,见到了很多人正围在一起讨论“活龙”。于是肖素芹的父亲便将她抱到马背上,扶着她观看“活龙”。
1934年辽宁发生坠龙事件,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肖素芹看到,这条“龙”全身灰白,眼睛不时地眨动。在它的腹部,有两个小爪子伸着。而它的整个身体也是弯曲蜷缩在地上,看起来有气无力,奄奄一息。由于当时天气炎热,很多人怕这条“活龙”被晒死。于是他们便在它的上方搭了一个棚子,还有很多人打水浇在龙的身上。甚至还有不少寺庙里的和尚,跑到这里为它作法超度。几天之后,天空中突然下了一场暴雨。等到雨过天晴之后,这条“龙”也消失了。
2004年,已经年近七旬的肖素芹在《走近科学》纪录片“破解七十年谜团”节目中,提起了这段往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营川坠龙”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条疑似“龙”的不明生物,却在不到一个月后,再一次出现了。根据当时《盛京时报》的报道,1934年7月28日,这只不明生物又一次从营口的天空中降了下来。并且这一次它撞翻了三艘小船,卷坏了一些房子,同时还造成了九人死亡。根据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这条“龙”挣扎着掉进水中疯狂折腾,但很快就再一次消失不见了。
8月6日,当地有不少群众听到了类似于牛的叫声。8月8日,连续下了很久的大雨停了下来。随着北风吹过,人们闻到了浓重的尸臭味。看管苇塘的一位卢姓工人顺着臭味寻找,最终在芦苇荡中,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动物尸体。这名工人将消息带了回去,百姓们也开始结伴前去观看。百姓们发现,这只不明生物虽然已经严重腐烂,几乎只剩下骨架,但仍然有少部分肉身。最奇特的是,它不仅有着两支鹿角式的杈角,并且尸体周围散落的的鳞片,足以装两个箩筐。
在这之后,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龙骨”运送到了西海关码头的空地上,周遭的居民们纷纷赶来参观。由于这件事被《盛京时报》报道,并且还配上了照片,因此,一时之间,前来参观“龙骨”的人们络绎不绝。这也导致前往营口的火车票价格飙涨。后来这个骨架被保存在营口一个师范学校中当作标本。但由于之后几年爆发了战争,这个骨架也在混乱中失踪了。
1934年辽宁发生坠龙事件,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2004年,《走近科学》栏目组针对“营川坠龙”做了一集纪录片。在纪录片中,节目组人员拜访了包括肖素芹在内的多位当年目击这一幕的老人。有一位名叫孙正仁的老人,将自己收藏了六十多年的“龙骨”捐献了出来,用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在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鉴定之后,几位研究员却一致认定,所谓的“龙骨”,其实是史前第四纪,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野马化石,与“龙”根本就没有关系。
在多次探访后,节目最后的结论认为,所谓的营口坠龙,其实只是一条迷途搁浅的须鲸的遗骸。节目播出之后,当年众多亲眼看见过“龙骨”的老人纷纷提出了质疑。并且有不少群众也指出了“龙骨”并非须鲸骨架的证据。
首先,这个骨架是有双角的,而普通的水生动物并没有角。
其次,尽管这种生物也有长须,但它的两只爪子却是须鲸所不具备的。
第三,这块龙骨只有28骨节,而须鲸的骨节则要多得多,两者根本不可能是同一种生物。
除了这些证据之外,甚至有人以“十二生肖除了龙之外都是存在的,那么龙难道不存在吗”这样的观点来进行质疑。
由于质疑声众多,央视在2005年《探索·发现》节目中又推出了一集专题纪录片《龙影遗骨》。在这期节目中,韩晓东教授在深入比较之后提出,须鲸的脊骨为58节,而“龙骨”在《盛京时报》中记载为28节,相差过于悬殊。并且除此之外,十米多长的须鲸骨头,普遍要大上很多,两者并非一个物种。
另外一个推翻“须鲸论”的理由是,当时的目击群众仍有一部分尚在人世,他们都证实看到了“龙”,并且还有当时的历史照片存在。这些都是重要的证据,不能够被忽视。
最后,节目组以严谨的态度,暂时将这件事归为未解的“自然之迷”。到2009为止,这个节目已经重播了8次。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龙骨”的秘密终究会被解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