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端午节食俗,去除身体陈积的瘴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国内重大节日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端午节的食俗是吃粽子,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还有一个食俗,那就是五毒菜。五毒菜曾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南京都有存在过,如今大部分人都不记得这个食俗的存在。
被遗忘的端午节食俗
说起五毒菜就不得不提起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说起端午节人们都知道端午节的食俗是粽子。其实端午节的食俗不只是粽子,还有五毒菜,五毒菜又称之为五毒饼,在历史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曾存在过这种五毒饼。
五毒菜,传统节日端午的食俗之一,端午一向被看作是一年中的主要节日之一。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徐州辛辣类五毒菜就是南楚饮食文化的传承。《荆楚岁时记》:“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后者,就是徐州人所说的五毒菜。南楚五辛春盘内容为:葱、蒜苗、椒、姜、芥和合而成,是春节所食的佐品,均以辛辣为主。
辛,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食辛五味祛五脏陈积“瘴”气,以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五毒菜传播到徐州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灭掉宋国,徐州被占领为楚地。第二阶段是从楚国大将项族封地的项城传至徐州。显然,后期与项羽、项梁、项伯、项庄有关。
去除身体陈积的瘴气
“端阳十二红”是:雄黄酒、黄鱼、咸鸭蛋、火腿、油爆虾、烧鸭、苋菜、玫瑰砂、月季花、石榴花、樱桃、枇杷。旧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夏季是虫类最为活跃的时期,在端阳这一天,人们开展驱邪消毒的活动,如用艾叶烟熏、用雄黄水挥洒等,以消除蜈蚣、蝎子、蜘蛛等所谓“五毒”的害虫。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说:“端阳有‘五毒菜’:韭菜、茭菜、黑干、银鱼、虾米也。”吃了这种菜,象征性地消灭害人虫,这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朴素的环保意识。
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有专门的灭五毒的食物——五毒饼、五毒菜等。《京都风俗志》记载当时北京富裕人家购买有五毒图案的糕饼,叫“五毒饽饽”,味道甜美,也用来馈赠亲友。这种五毒饼的原料是玫瑰花、蜂蜜、白糖、核桃仁、松仁作馅,外包白面粉酥皮,香甜可口,上面加盖红色的五毒形象。
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述民国时代南京的五毒菜是杂炒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木耳)等五种原料制成。这些食物原料并没有任何毒性,南京人只是把它们当作五毒的代表使用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