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言,我们日常使用的宋体字,其发明人是秦桧,没错,就是陷害过抗金名将岳飞的那位南宋宰相秦桧。虽然秦桧是个大奸臣,但是他的书法很好,还在瘦金体的基础上,发明过如今闻名于世的宋体。因为人们讨厌秦桧的人品,不愿意以他的姓氏来命名,因此改为叫宋体。
那么,宋体字真的是秦桧发明的吗?
这种说法有真实的成分。秦桧陷害过岳飞,名声很坏,这是真的。秦桧书法功底较深(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存世的书法作品拓本《别纸勤恳帖》温文儒雅、温和大度,不输于同时代的书法家,也是真的。但是,秦桧并没有发明宋体;宋体字的出现,与秦桧没有任何的关系。
原因很简单:当宋体被发明出来时,秦桧都死了200多年了。
宋体是一种印刷字体。它的出现,归功于南宋时期印刷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南宋之前,人们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多使用手写体。如今留存下来的许多古代书法经典作品,多为书信一类。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发展,大量佛教经书进入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满足佛教信徒的需要,人们就不得不提高抄写佛教经书的速度,产生了一种适应快速抄写需求的书体——抄经体。
在唐朝,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所使用的字体,主要便是抄经体。到了宋朝,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雕版印刷真正迎来了“黄金时期”,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一名叫张从信的官员到四川成都刻藏一部《大藏经》。张从信耗费了12年时间,制作了13万块雕版,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宋朝,雕版印刷作出了一个极大的贡献,就是将印刷字体与手写字体进行了分离。手写字体更多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印刷字体更多运用于书籍印刷中。特别是到了南宋,印刷工匠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被称为“过渡仿宋体”的字体,来快速制作雕版,大批量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叫做宋刻本。宋刻本设计精致、雕印讲究、字体美观、纸墨精良,受到历朝历代学者、藏书家的重视和追捧,价格极为昂贵。
由于宋刻本过于珍贵,一般人根本就买不起。怎么办呢?明朝的出版界人士,想了一个办法,对宋刻本进行翻刻。在翻刻时,为了节约成本和追求效率,工匠并没有全部仿造,而是简单刻出“肤廓字样”,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印刷字体。这种印刷字体,就是如今流传极广的宋体。
那么,既然宋体发明于明朝,而非宋朝,为什么不叫“明体”呢?这是因为,明朝和清朝的学者,极为仰慕宋朝文化,而且宋体与宋刻本有着一定的文化传承关系,因而取名为“宋体”。1673年,康熙皇帝在敕令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明确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
从此,宋体就有了自己的专用名字。
不过,虽然中国人都管这套明朝人发明的印刷字体称为“宋体”,可外国人不“买账”。明朝时期,这套印刷字体传到了日本,日本人在制造铅字字模时,称为“明朝体”,简称为“明体”。上世纪中叶,台湾、香港从日本引进照相排版及相关字模时,都一度沿用“明体”的称呼。
因此,宋体字的发明和秦桧没有任何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