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 用前要抖一抖吗

流言:

口罩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是一类致癌物质,打开包装后要把口罩在空气中甩一甩,让环氧乙烷数值大幅下降,否则会致癌。

真相: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确实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可以用来制作杀菌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大部分是是通过环氧乙烷消毒蒸汽熏蒸消毒。口罩制作厂家会在消毒过后,待环氧乙烷挥发过后,再进行包装。此外,还会对残留的环氧乙烷进行检测,口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也就是小于10μg/g才能出厂。

一个口罩,从包装好,到环氧乙烷杀菌,然后在厂里经过解析时间,再出厂、仓储、运输、销售,直到到消费者手里,至少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而环氧乙烷本身易挥发,出厂时已经符合国家标准了,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挥发,存在残留并且危害健康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

正规口罩中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这是不会对佩戴者健康造成威胁的。购买口罩一定要选购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残留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佩戴者健康造成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