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入秋之后啊办公室就掀起来一股“祛湿”潮,办公室很多小姑娘都在喝红豆薏米水,更有同事天天早起熬了红豆薏米粥来喝。希望在这秋天好好去去湿气。

虽然红豆薏米粥做法非常简单,将红豆薏米加水熬煮,然后喝汤吃豆就行了,但很多人在做粥的时候总是会犯这几个错误,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

红豆薏米粥祛湿的误区 祛湿小妙招让你不再湿漉漉

1、红豆错了

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从形状上看,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

2、薏米错了

薏米祛湿虽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来吃,会伤脾,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脾伤了,湿气更加挥发不出,越想祛湿反而越湿。

3、煮法错了

赤小豆、薏米仁很难煮烂,最好用热水浸泡一小时后再煮,否则营养很难出来,但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煮。

4、“光祛湿不健脾”错了

上面刚讲过脾与湿气是对“好基友”,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所以要祛湿,需要同时健脾。“四宗罪”里,第四点尤其重要,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薏米粥还是有湿气,很大的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已经很重,伤及到脾了,或者说本身是脾虚湿盛。

红豆薏米粥祛湿的误区 祛湿小妙招让你不再湿漉漉

怎样知道自己体内有湿呢?

从中医角度看,当湿邪侵袭人体后会有下列八个较为典型的症状。

口中发黏,舌苔白腻 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点。所以感受湿邪一般会表现出一些具有黏滞性的症状。最典型的就是口中发黏,舌苔白腻。这是因为湿邪侵犯人体后伤及脾脏,导致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所以导致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吃饭没什么胃口,又由于“脾开窍于口”,故出现口中发黏,若是伸出舌头一看,会发现舌苔是白腻的。

胸腹胀满,小便短涩 由于湿为阴邪,进入人体后留滞于脏腑经络,易阻滞气机,使得人体内的气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多种不适。如湿邪停滞在胸膈,则会引起胸膈的气机不畅,出现胸闷;湿困脾胃,脾胃的升降失常,气机阻滞则出现脘腹胀满;湿邪停于下焦,气机阻滞,气化不利则小便短涩。

头部沉重,四肢困乏 湿性重浊,其致病表现的症状一般具有沉重,重着的特点。又由于“脾主肌肉”,若是湿邪侵犯肌表,可出现全身困重,四肢困重、倦怠乏力,头重头沉犹如被布包裹。若是湿邪留滞在经络关节,则可见关节疼痛重着。

下肢浮肿,经常泄泻 湿性属水,水性趋下,所以湿邪致病具有趋下,易损伤人体下部的特点。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泄泻,一般大便稀但黏而不清利,便完后感觉不爽。若是痢疾,便一般为黏液.性脓血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