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对恐声症的机制的研究基本还属于空白,所以定义较为混乱,主要指因正常声环境而引发恐惧或不耐的一类病症。
生理上恐声症可能与血清素水平下降,上下行听觉系统或耳蜗有关,心理上则可能与个体的安全感机制和水平有关系,值得关注的是普通人在烦躁、精神疲劳、焦虑等较低安全感水平上,也时常表现出对噪声耐受度的明显降低。
精神科研究者 Nienke Vulink, Damiaan Denys 与 Arnoud van Loon,研究了一批对特定声音产生恐惧的志愿者,结果发现,有81%的人受不了别人吧唧嘴的声音,64%受不了别人呼吸的声音过大,59%的人受不了别人敲击键盘的声音,而这种“受不了”已经上升到了极度不耐烦甚至产生攻击情绪。
三位科学家最终诊断出,这是一种新的精神障碍恐声症。他们还积极促进为这种疾病设置一系列的诊断标准。还劝告了这些声音的发出者,学会控制音量,因为真的可能会被打。
在听到触发声音时,恐声症患者大脑中的“前脑岛皮层”的活动变强了,同时伴随着皮肤电信号的增强和心率的升高。并且,患者越是感觉某一个声音刺激能够引发恐声症反应,前脑岛皮层就越是活跃,对这种声音的情绪反应也就越激烈。
这三位科学家凭借此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20年搞笑诺贝尔医学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