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行研发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计划7月15日凌晨发射,因未知的“技术故障”突然宣布取消发射,这次发射的无人探测器目标是月球的南极地区,如果登陆成功将借此成为全球第四个软着陆月球的国家,然而准备多年的“月船2号”再次推迟发射,让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航天大国的愿望始终不能实现,“月船2号”探测器总重3.89吨,携带一个27公斤重的太阳能月球车在月球南极工作大约14天左右,这项工程耗资只有1.4亿美元,被誉为史上最省钱的航天项目之一,那么月球南极到底有什么让各国都在关注呢?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26.png

1、月球极地的水资源

印度并非第一个对月球南极感兴趣的国家,美国NASA今年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就是登陆月球的南极地区进行科研考察,而欧洲航天局也计划了未来将在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里建造首个月球基地,因为月球南极地区拥有大量的水冰资源,如果想要在月球表面建立长期人类基地必须解决供水问题,而月球勘察轨道探测器(LRO)勘测出月球南极储存的水量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个中型湖泊,再加上月球南极有太阳系中最大的盆地——“艾特肯盆地”拥有大量可开采资源,无论是进行探索还是建立基地都是首选地区。

2、艾特肯盆地的金属矿

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直径约有2400公里,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检测出该盆地下面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金属矿场,可能是远古时期形成盆地的陨石金属核心,这块巨大的金属物质体积达到了夏威夷岛的五倍左右,这块资源不仅有巨大的开采价值,而且在太空中到处都有开采价值的小行星,在月球上建造采矿工厂将给未来开采其它太空资源提供经验,同时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成为了各国都想要登陆月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3、优越的地理条件

月球自转周期平均为27天,在两极地区会有为期半年的极昼极夜现象,充足的光照时间能保证在月球上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工作,相比而其它地区只有半个月的光照时间,极地区域反而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工作,南北两极交替的昼夜情况能让太阳能设备在全年都能持续提供能源,如果在月球表面采集氦-3资源,充足的太阳光照是必不可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