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你所接触到的人微笑,并与他们进行目光的接触。

  与别人交谈,大声说话,用最清晰的声音,特别是当你说出你的名字或是询问信息时。

  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努力使自己第一个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观点。准备一些有趣的东西去说,第一个去说。每一个人都会欣赏“破冰者”,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人认为你害羞了。

  永远不要小瞧你自己。相反,想一下为了达到你想要得到的成就,下一步你要采取怎样的行动。

  注意要使别人感到舒服,特别是当你寻找其他害羞者时。这样做会降低你的自我意识。

  在你去通常会使你感到害羞的地方之前,练习沉思,放松,使思想集中到理想的状态。

  卡格恩说,我们当中有超过30%的人是羞怯型的人,但其中有很多人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今年年初,意大利米兰圣拉菲尔大学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

害羞是什么原因?美国科学家揭开害羞之谜

  马可·巴特格里亚博士找了49名三年和四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组。孩子们被要求辨认一系列面部表情各异的照片,比如欢乐、愤怒、以及没有任何感情的照片。结果发现,害羞程度高的儿童始终难以解读那些愤怒和没感情的照片。

  而同时的脑电波记录显示,那些害羞程度高的儿童,其大脑皮层的活动水平更低。大脑皮层涉及的思维非常复杂,这表明原始的扁桃体活动水平更高,研究人员能从这个区域检测到焦虑和惊慌。

  巴特格里亚博士最后总结到,害羞的儿童不擅长解读人的面部变化,这些被其他儿童当作情感交流的暗示信号,到了警惕性很高的他们这里,就会感到不安。

  巴特格里亚博士说:“解读面部表情的能力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约翰·格布艾里进一步揭示了面部表情和害羞之间的关系。

  格布艾里不仅向成年实验者展示一系列面部表情的图片,而且还向他们展示令人不安的场面(如车祸)。他发现,害羞的人对待车祸的方式和其他实验者一样,但不同之处仍在于他们对面部表情图片的反应,这与巴特格里亚博士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格布艾里说:“这说明他们并不是感到十分害怕。”

害羞者的大脑当中,和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更短。

  解读面部表情并不是揭示害羞之谜的唯一途径,测试害羞者的基因同样有助于了解他们害羞的原因。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巴特格里亚博士从49名儿童身上收集了唾液样本,对其进行DNA分析,寻找能进一步解释自己研究结果的有利证据。巴特格里亚博士发现,羞怯孩子有一个或两个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的流动有关的基因更短。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可以影响人们焦虑、沮丧等精神状态。

  虽然没人宣称基因是羞怯之谜的全部答案,但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它至少起着一定作用。精神病学家迈克尔·米恩尼说:“总的来说,那些具有这种基因的人会更加羞怯,而且对压力的反应更加敏感。”米恩尼刚刚完成了为期两年对胆怯和压力的一项研究。即使某人天生就具有倾向羞怯的基因,但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他长大后成为一个害羞的人呢?这首先要取决于后天环境。

  20多年前,卡格恩对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了一项长期研究。等孩子们长到十几岁时,卡格恩又对他们进行了追踪调查。在所有这些研究对象中,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的人,整整有三分之二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有三分之一的人克服了这种抑制作用。施瓦兹说:“父母的养育方式、环境和社会机遇———所有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卡格恩指出:“如果你天生就很害羞,那么你很难成为比尔·克林顿这样的人,但你可以朝他这个方向靠拢,发展成介于两者之间的性格。”

  羞怯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它可能是丰富这种形式的一种变体。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父母是否应该注意,不要让孩子的害羞朝性格孤僻方向发展呢?

害羞是什么原因?美国科学家揭开害羞之谜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确有必要这么做,甚至这样做是至关重要的。普特纳姆在肥皂泡实验中发现,那些对新环境有抵触情绪的孩子更愿意把他们的情感藏在心里,这种迹象表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倾向于产生消沉和紧张情绪。同时,害羞孩子染上社交恐惧症的危险性会更高,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严重的紊乱状态,施瓦兹和卡格恩实验对象中有一半人都在受这种疾病折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