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的“八股取士”有多么可怕

我们经常听人说“八股文”害人,那什么是“八股”,这种制度真有那么可怕吗?

其实“八股”只是行文的一种体例,但它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明代成化年间(1495-1487年), 科举考试的方法做了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而文章内容更加空泛。至清末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影响中国长达400多年。

八股文,是指文章由事先规定好的八部分构成。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两句点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句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

八股文除了体例要求严格僵化外,从命题范围来讲,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试者还必须按四书五经的内容代圣贤立言,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八股文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到“僵死”的地步,任何人都无法施展,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十分明显。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这就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八股文要求的排偶句式不务实,考试内容也仅仅是阐述清楚书中的“圣贤之言”,并不要求学子有任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造成很多考生闭门只读圣贤书,而对百姓和民间疾苦缺乏基本的观察力。最后考中的很多人并 无真才实学,只是成为忠实的奴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