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什么长刺?很多时候是为了抵御食草哺乳动物的进食。哺乳动物啃食树皮的现象广泛存在,而被脱皮的树木对哺乳动物和树木种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影响,但植物刺在抵御树皮啃食方面的作用还缺乏相关的科研评估。 为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科研团队对多树种树干刺策略进行了一项形态学调查,相关成果发表在了《植物学年鉴》上。
在这项研究中,版纳植物园群落生态与保护组博士生Théodore Lefebvre在研究员Kyle Tomlinson的指导下,与法国生态环境研究院合作,对版纳植物园内31种热带木本植物进行了性状分析。
他们首先分析了具有树干刺的树种是否有共同的形态学特征,由此分析它们的潜在功能,包括时间、位置、与组织的联系、维持和密度。然后,利用计算机绘制树干刺模型,并模拟其在抵御脱皮或攀爬的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比较了31种带刺物种和25种非带刺物种叶片和树皮的营养成分,包括氮含量、总酚含量和内树皮厚度,以及花和果实的吸引力。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植物中共存在四种树干刺的形态学特征,其中两种对应于已知的功能,主要是协助藤本植物的固定和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防御,而另外两种新策略则是预防树皮啃食和哺乳动物攀援。
此外,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具有树干刺的树种叶片总酚浓度显著低于无刺树种,同时树干刺树种的内树皮更厚;树干刺树种具有大而有吸引力的花朵和果实,捕食风险较低。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首次对植物树干刺策略进行了形态学调查,提供了对树干刺策略的标准与研究指导,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