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堕入天上的繁星,赵充国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屯田政策解决了边关问题,为国家解决了心腹大患。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河湟一带,羌部落酋长提出要渡过湟水,去北边放牧,西汉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渡河北去。渡河之后,羌族首领与先零首领订立盟约,并且向匈奴借兵,共同对抗西汉。

汉宣帝问满朝文武,谁可担当平定边关的大任,七十多岁的老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最佳人选当然是我。”但赵充国到了边关后,却没什么动静,天天设宴款待三军将士。敌人来骚扰,他稍稍驱赶一下,也不怎么追击;抓到俘虏,就好言好语地说:“我们不是来打你们的,你们不用担心,不要跟着那些叛乱者瞎起哄。”说完放他们回去,羌部落的人一听,大部分人都很后悔跟西汉对抗。

赵充国这边没动静,长安却着急了,文武大臣们都说老赵浪费朝廷财政,不主动出击要干啥?汉宣帝也写信责备赵充国:老将军,你也该着急一点吧,为这个事,朝廷的开支够大了,你能忍心坐着不动吗?

赵充国也不怕皇帝指责,回信说:我带兵在外,外面的事,当然听我的,用兵不能太急,待对方松懈时,突然袭击才是上策。

汉宣帝有度量,听了赵充国的建议后,便不再过多干扰。果然,等对方以为汉军无所作为的时候,赵充国忽然袭击先零羌部落,将先零羌赶过湟水,但命令不得损坏羌族的牧地和财物,不得滥杀。先零羌部落首领很感激,表示愿意和解归顺。

朝廷得到捷报,十分高兴,汉宣帝却有点担心,写信给赵充国,这封信写得很直接:“赵将军,你年事已高,真担心你会死在前线,所以还是先回来吧,朝廷派人接替你,我们将继续进兵。”

赵充国却不主张进兵,反而建议骑兵在边关屯田,长期设防。赵充国的儿子赵卬很担心地说:老爸,你还是听从朝廷的命令吧,否则真担心您老命不保。

赵充国却我行我素,向朝廷上书屯田。朝廷为这事吵得厉害,但最终还是支持赵充国的屯田建议。

看似和军事无关的屯田政策,却起到了比军事更有效的作用。屯田一年,汉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反正我比你耗得起,羌人却熬不住了,纷纷来归降。直到边关稳定得差不多了,赵老将军才回去长安,后来活到了86岁。

长治久安的驻扎,可能比闪电式的攻击更有效,有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