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三国是一个比较出名得朝代,一部《三国演义》,让我们对三国的历史了解的差不多,但是《三国演义》是三分实七分虚,里面有很多都是虚构的,有很多人物在历史上不是他的本来面目,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蜀汉大将魏延。

魏延是除了蜀国五虎大将以外,能力,功劳的最大的一员大将,虽然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但是他的下场很惨,最终被小人陷害,斩首于马下,还连累了自己的家人,灭三族。

他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 竟遭人陷害最后惨死!

在后来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经过种种迹象表明,魏延死的很冤,他根本没有一点造反之心,反倒是谋害他的杨仪,有着造反之心。在三国里有这么一段,在刘备收复魏延以后,诸葛亮发现魏延脑后有反骨,准备把他杀了,直到刘备求情,魏延才逃过一劫,其实这段是历史上虚构的,正史上面根本没有记载。

反倒魏延这个人是有点本事的,刘备夺取汉中后,人人都以为要任命张飞当这个汉中太守,就像关羽镇荆州一样,可刘备偏把这个重要的位置交给了行伍提拔的年青将领魏延!刘备的超乎常人的用人理念再次发挥作用。事实证明刘备的决定是对的。

他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 竟遭人陷害最后惨死!

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因为蜀国后期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可以用,五虎上将基本上都死光了,而魏延是文武全才,诸葛亮也不可能为了个人原因,放弃这么一员虎将。加上魏延在蜀国位高权重,还提出了“子午谷之计”,自己对于打败魏国还是有信心的,他怎么会造反了!

这期间就要说到一个人他就是杨仪,杨仪是诸葛亮的亲信,后来地位一步步上升,常常以诸葛亮的名义发号施令,这就让魏延有点不爽了,所以他们经常发生争吵。而魏延自恃是老臣,不懂得交际关系,也导致了自己的下场悲惨。在外面打仗的时候,难免会和诸葛亮发生战术上面的意见,而杨仪就是抓住魏延这个弱点,专门来挑拨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

一次两次还行,说多了,难免会受到隔阂。在诸葛亮去世以后,魏延没在诸葛亮的身边,于是诸葛亮留下了两条遗嘱,第一,在自己死后,秘不发丧,由杨仪指挥,向汉中撤退。第二,让魏延断后,军便自发,意思就是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听,那就不要管它了,就对自行撤退。可以看出,诸葛亮根本没有杀魏延的决心。

他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 竟遭人陷害最后惨死!

但是魏延也有错,在杨仪要他断后以后,杨仪知道魏延是一个骄傲的人,有自尊心,所以自己有意激怒魏延,才导致魏延做出烧栈道的行径,也使杨仪有足够的理由去杀他,魏延是马岱杀得不假,但不是三国里喊了三句谁敢杀我,而是马岱受命去追杀的魏延。

在马岱杀了魏延的头以后,拿给了杨仪,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还骂了几句,还把魏延的家人诛三族,也暴露了自己小人得志的野心。反观魏延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只是他性格刚烈,在诸葛亮死后没有受到重用,才脑门发热,导致了自己下场悲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